进行差异性辅导和个性化教育,对存在心理困惑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使其摆脱心理困惑,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这也坚定了我走农业循环经济之路的信心。王中见表示,今年合作社将引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档次,推动粮食种植与畜牧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有机结合,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一条新桥梁。
如果再扩大养殖规模的话,我们村以及周边村的秸秆就都有了去处,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一份收入。老人农业消化了农村的部分闲置劳动力,保障了农村的安全稳定。赵占伟高兴地说,现在我把家里的地全部托管给了合作社,自己还在这里打工,一年下来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目前,市信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总服务面积31000亩,其中流转土地2000亩,全托管面积6000亩,半托管面积23000亩。王中见说,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把肉牛增加到1000头,进一步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土地托管成主流 岁数越来越大了,腿脚大不如前,背着药桶、扛着铁锹往地里干活越来越力不从心,可是庄稼人要是荒了地,会让人笑话的。降低投入的同时,农机使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可以促使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有效整合,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舍小家为大家甘当扶贫先锋扶贫工作,就是民政工作。
脱贫工作千头万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刘宁走访了全乡17个行政村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村里去了多少回、上贫困户家中走访了多少次,连他自己也数不清,刘宁成为贫困户除了家人以外最愿意见到的人。刘宁又同马菊香讲解了健康扶贫政策,帮她进行了费用报销,最终只花费了300多元钱。现在每个月加工手绢能挣六、七百元,多亏了刘所长啊。
刘宁说,每位帮扶责任人都专门印发了1000张个人名片,分发给贫困群众,以方便遇到困难时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他们。截至目前,号头庄回族乡共有157户贫困户申报了产业扶贫项目。
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帮扶工作,真心实意做群众的贴心人,脱贫路上,再苦再累,也要视贫困群众如亲人陪伴他们走下去。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改天我请你。精准施策让难事变好事刘所长,我们家能脱贫多亏了您,老伴儿和闺女做了几样菜,想请您过来吃顿家常饭。87户贫困户申报了资产收益项目,申请扶贫资金26.1万元,实现了户户有脱贫产业、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
家人需要我,村里的贫困群众更需要我。号头庄回族乡共17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4户、783人,已脱贫201户、611人,未脱贫53户、172人这组数据让刘宁回家的路,变得很不顺畅,脱贫任务重,还有很多事要做,下次周末一定回去他总是在电话里这样向家人解释。回家难,既有空间距离的阻隔,更因为对职责担当的坚守。扶贫,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记号头庄回族乡民政所所长刘宁图为刘宁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记者赵梦怡 盘点系统定基数、进村入户找真贫、逐村逐户建档案、因村因户定措施、整改落实入系统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后,号头庄回族乡民政所所长刘宁的微信朋友圈里,这些细小又具体的事情被详细记录着,成为他的扶贫工作日志。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刘宁表示,他最担心家里出急事
在刘宁的帮助下,梁改增今年年初应聘到市赛克星伊人牧业有限公司,负责饲喂奶牛。贫困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贫困户自身没有脱贫志气,扶贫先扶志,必须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第一次到家中了解情况时,发现家里的住房破烂不堪,我的心顿时揪了起来。刘宁和同事不顾雪天路滑,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马菊香家中,看到孩子四肢、头部不停抖动,他立即找来车辆,并协调村医将孩子迅速送往医院,孩子得到了及时救治。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下这么大的雪,刘所长还跑来帮孩子看病,真是太谢谢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改天我请你。12月5日,气温骤降,还下起了雪。
扶贫,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记号头庄回族乡民政所所长刘宁图为刘宁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记者赵梦怡 盘点系统定基数、进村入户找真贫、逐村逐户建档案、因村因户定措施、整改落实入系统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后,号头庄回族乡民政所所长刘宁的微信朋友圈里,这些细小又具体的事情被详细记录着,成为他的扶贫工作日志。刘宁笑着婉拒,又详细询问他最近山羊养殖的情况,才起身送他出门。
因为离家有一定距离,工作又非常繁忙,有时周末也要加班加点工作。号头庄回族乡共17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4户、783人,已脱贫201户、611人,未脱贫53户、172人这组数据让刘宁回家的路,变得很不顺畅,脱贫任务重,还有很多事要做,下次周末一定回去他总是在电话里这样向家人解释。
这是刘宁经常挂在嘴边儿上的一句话。梁改增高兴地说,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儿了。
梁改增是梁家营村的贫困户,因为孩子小需要照顾,不能外出务工,只能靠4亩多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12月1日傍晚,号头庄村的贫困户马小孩专程来到乡民政所,向刘宁发出邀请。刘宁表示,他最担心家里出急事。在刘宁的协调下,危房改造项目很快申请下来,并进入施工阶段。
刘宁深切感受到,扶贫就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只要用真诚的心就能赢得真挚的情,帮助贫困群众在生活中真正脱贫,奔向小康。看着拔地而起的新房,王二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官道庄村的贫困户白会宗患有听力障碍,妻子肢体残疾,儿子患有癫痫,女儿出嫁后,夫妻俩仅靠务农维持生计。回家难,既有空间距离的阻隔,更因为对职责担当的坚守。
家人需要我,村里的贫困群众更需要我。刘宁说,为了第一时间改善王二辉的居住条件,他积极联系市残联和规建局,就危房改造进行协调,并及时为他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马菊香流着泪说道。刘宁深有体会地说,只要认真落实好扶贫政策,结合实际找准发展路子,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富口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贫困户摘掉思想上的穷帽子。刘宁知道,自己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刘宁通过走访了解情况后,为他家申请了扶贫项目资金,购置了一台价值2500元的锁边机,进行手绢加工,从根本上解决了家庭困难情况。
其中,70户申报了养殖、种植项目,申请扶贫资金24.14万元。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刘宁经过大量走访、征询贫困户意见后,为有条件有能力进行产业立项的贫困户申报了产业扶贫项目,为无法进行种植、养殖立项的贫困户申报了资产收益项目,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刘宁走访了全乡17个行政村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村里去了多少回、上贫困户家中走访了多少次,连他自己也数不清,刘宁成为贫困户除了家人以外最愿意见到的人。87户贫困户申报了资产收益项目,申请扶贫资金26.1万元,实现了户户有脱贫产业、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
截至目前,号头庄回族乡共有157户贫困户申报了产业扶贫项目。为了让王二辉树立起脱贫的信心,刘宁多次与他谈心、交流,通过身边自主脱贫的人和事,鼓励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